第1494章 两栖坦克(1 / 4)

谍海孤雁 怕热胖子 4122 字 1天前

国外的成功,一方面,是产品简单,易于制造且售价低廉,而另一方面,则是推广功劳,主要就是林默所给剧本及拍出的影片。

俯瞰河山之景,让无数小资追求生活品质的中产这些,心生向往,纷纷解囊购机,或是进行航空观光旅行这些。

而与雁齐飞那经典一幕,更是一颗大炸弹,绝杀,哪怕再挑剔再有偏见的人,也得赞上一句,继而让影片大获成功,风靡全球,传播度极其之高。

翻拍模仿者无数,这不仅让林恒那边研究出的稳定支架器材卖爆,电影公司也出名了,直接从国内新崛起的头部公司,一下变成了全球知名电影公司。

而电影公司拍的那些,质量不错的青春片、武打片,也因此被人引进播放,最后,还取得不错反响,电影公司算彻底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。

除去主角飞行器,在电影中穿插的其他产品,像战术包、携行具、折叠炉乃至帐篷等各类户外用品,在民间虽小众了一些,但也顺利的推广开来。

而影片中拍摄的国内风光,什么湖光山色、大江长河、名胜古迹等,也引起不少观影者兴趣,来华观光旅游的人数大增,甚至带火了来华的海运、航空航线。

话归正题,因资金充足,飞机公司招募了大量人员,不仅有正经的,一些奇思炒想,都愿投钱研究,像直升机,以及林默眼前古怪的一个喷火项目。

直升机,被研究的历史已经不短了,各类技术也相继出现,目前只差站在巨人肩膀上,跳出那关键性的一步,只不过,各类理论、解决方案提出太多,把正确的都找出并成功组合到一块,也并不容易。

飞机公司这边,目前摸到了一些门道,但距离成功,还需一些时间,甚至走不少弯路,不过林默不准备提醒,因为摸索也是打基础的过程,以国内落后的飞机研发能力而言,此过程对研究人员很重要。

不过,林默对其中一项研究,却是指点了下,由当年项目公司成立之时,加入公司的理科游行学习,一直努力学习航空相关知识,现在自己带着感兴趣的人,组了个工作外团队。

就是正常工作结束后,利用闲暇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,公司给予一定资金支持,但需正常完成日常工作任务,闲暇时才能进行,就是公司并不是很看好,不愿正式立项,但支持你的想法,你自己抽时间搞。

此项目,算是直升机的一个变种研究,其思路,是不用正常发动机,用其他方式动力,以此绕开反扭力矩对直升机飞行稳定影。

具体的,他们在旋桨上,装上很多喷嘴,喷火并用其反作用力,带动桨翼旋转,以此升力,与旋翼机差不多,因为桨轴不用通过传动轴、发动机这些与机体硬性相连,继而将旋桨反扭力矩传递给机体,造成机体不稳定,可解决反扭力矩问题。

他们通过液化汽与氧气,混合后从喷口喷出,已成功让飞行器起飞,并证实已解决反扭力矩问题,理论上此方案可行,但既然没变成公司的正式项目,肯定是有问题的,且还是大问题。

一个是升力小,用简易框架,尽可能减重的机体,燃料罐放地上用导管相连,都只能带着很瘦小的驾驶员起飞。

另一个是燃料消耗极快,一罐氧一罐液化气,支持滞空飞行分钟已经很不错,只是进行了理论上的验证,没什么实际价值。

第三嘛!燃料成本高,纯氧这东西,储存、运输、使用等都很麻烦且危险,但研究团队,目前尚未找到更适合燃料,或新的、更有效的动力方案。

林默提点的原因,一是既然已理论上验证,那便是突破,二来,单靠小团队自己,一时半会儿想突破的几率不大,与其卡住,不如指点一下,三则,其有价值,能用上,不宜过多拖延。

林默指定的地方,是新的动力装置,脉冲发动机,也就是v1那个,